「這條路很藝術--敦化藝術通廊」這個案子,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不過雖然事隔多年,回想起來還是會讓我頗為興奮,覺得有說不完的故事……

 

當年,這個案子算是藝術界的一個盛事,畢竟,公共藝術在國內的發展剛剛起步,除了文建會初期推動的示範實驗案,以及台北市政府另一大力推動但沒有實際設置的計畫之外,這算是規模最大,設置地點最受矚目,而且有真正設置完成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首先要說明的是,這個設置計畫並不是源自任何一個公有建築物的百分之一設置經費,而是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為了推動公共藝術,特別爭取到的建設經費,希望能拋磚引玉,帶起大家對於公共藝術的關心及認同!

 

話說從頭,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預設設置地點就是在敦化南北路上,甚至有一種討論,究竟該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畢竟,敦化南北路已是全台北市最美的林蔭大道,是不是還需要公共藝術,大家總還是有些猶豫,不過後來討論的結果,正因為這個計畫有很大的示範的作用,希望讓一般民眾很容易感受到公共藝術的魅力,在環境中帶來的美感,進而發揮影響力,達到教育推廣的效果,於是最後選定了敦化南北路,作為藝術家們的創作園地。

 

從計畫開始,我們給自己很大的期許與目標,希望在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中,儘可能的加入民眾參與的機會,以突顯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於是,這也成為我們在日後覺得最有趣最有意思的地方!


徐秀美--「鳥籠外的花園」


徐秀美--「鳥籠外的花園」


徐秀美--「鳥籠外的花園」


徐秀美--「鳥籠外的花園」


一般公共藝術執行計畫,大約是從公開徵選辦法的發布正式對外公開,我們呢,則是更早就開始暖身活動!首先,我們製作了一張敦化南北路的漫畫地圖,並設計了一個有趣的貼紙問卷,透過媒體消息發布,及敦化南北路上店家的合作,我們廣邀民眾表達對於在敦化南北路上設置公共藝術的期待與想法,包括心目中所期待的公共藝術類型以及設置的地點,而最後統計的結果,則在針對藝術創作者所舉辦的徵件說明會中公佈,以提供創作者們參考。

 

在這階段的民眾參與當中,特別一提的是敦化南北路上許多餐廳或KTV的協助,讓消費者可以在等候用餐或點唱的空檔,輕鬆的完成我們的問卷,也因此,問卷回收率非常高,同時也達到活動宣傳的效果。

 

除此之外,配合徵件各個階段所舉辦的不同規模的展覽,也是我們期待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接觸到本次活動的重點之一。

林慶宗--「如魚得水」


林慶宗--「如魚得水」
 

由於早期可讓藝術家們發揮的舞台並不多,而本計畫的設置地點實在非常吸引人,因此反應也就特別熱烈,共有高達一百三十二件來自各地優秀作品參選。經過第一波的評選之後,隨即將入選的十五件作品在中崙民眾活動中心展開第一次的公開展覽,展覽同時,並進行了民眾參與票選活動,針對民眾的喜好,喜歡的原因,不喜歡的原因等加以統計,並將統計結果提供評審參考。

 

決選之後,我們特別安排在誠品敦南店的藝文空間為得獎的九件作品舉辦盛大的展覽,感謝誠品鼎力相助,這次的展覽完全以正式且非常具有特色的藝術展覽規格呈現,而不只是一般簡單的臨時性展覽,無論對得獎者的榮譽感,或是對觀賞的效果而言,都是非常正面的。唯一比較遺憾的是,就在展覽前遇到了九二一大地震,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的氣氛中,因而移轉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也影響了民眾欣賞的興致。

 

除了透過展覽之外,我們還希望嘗試更多不同的民眾參與,其中較為特別的就是帶著民眾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場所,由藝術家親自導覽製作中的作品並實地操作。我們到黃銘哲的鐵工廠看著他一錘一錘地將一整片鋼板敲出弧度,到林口的鑄造廠看到吳靖文的銅雕飾如何翻模鑄造,我們甚至遠征到花蓮,看到林慶宗、黃清輝、甘朝陽,如何的將一整塊巨大生硬的大理石劈鑿出充滿生命力的造型……這對一般民眾而言是非常特殊的經驗,平時我們所見到的藝術作品都是已經完成,如不是親身經歷,其實很難想像這些看來美美的作品,製作過程中竟是如此艱辛,充滿噪音,充滿粉塵,吋吋都是藝術家們的心血結晶……當再次看到這些作品時,那種感覺與感動,就完全不一樣了!


吳靖文--「源」


吳靖文--「源」

 

 

當所有作品設置完成之後,我們還是想要繼續延伸教育宣導的效果,於是我們與仁愛國小合作,利用學童的戶外教學,帶領著小朋友們到敦化藝術通廊走一趟,當時我自己還為這些作品編了一串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輕鬆的在遊戲中認識這些街頭上的精靈,讓他們了解公共藝術對環境帶來的美感與趣味性!


落成後的兒童導覽活動 

 

回顧了民眾參與的種種方式之後,回歸到作品本身。在這個計畫中最後共設置了九件的作品,還算滿平均的分布在敦化南北路上,當初雖然透過民眾參與的問卷調查,讓藝術家們知道了民眾的喜好,但最後的結果卻讓我發現,其實不同的藝術家們對於藝術的詮釋,還真是各有千秋~


黃中宇--「時間斑馬線」

 

基本上,林慶宗、黃清輝、甘朝陽這幾位石雕藝術家的作品,個人風格非常強烈,讓民眾有機會看到他們的品從美術館裡走到戶外有的藝術家希望作品可以在很明顯的地方,重點在於可以跟民眾有很多的互動,像是徐秀美的「鳥籠外的花園」、黃中宇的「時間斑馬線」,都是非常醒目,也廣受民眾喜愛的作品;有些藝術家的作品則是向上發展,於是成為醒目的地標,如吳靖文的「源」、黃銘哲的「飛躍東區」;但也有藝術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過於喧嘩,而企圖在嘈雜的都市中帶給人們另一種寧靜與感受,於是你如果不是特別仔細,可能不太容易發現余宗杰的「自在」,或顧世勇的「嗡嗡的風景」

余宗杰--「自在」


余宗杰--「自在」


顧世勇--「嗡嗡的風景」

 

當然,這些藝術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的創作理念,或許很多人會好奇這些作品都在表達些什麼?為什麼那隻斑馬只有屁股沒有頭?鮮紅色「飛躍東區」的造型是代表什麼?那些透明的鐘又是象徵著什麼?事實上當初在徵件的時候,每個人都必須寫下自己的創作理念,這些文字也都註明在作品說明牌上,不過我自己卻發現,其實一個好的作品帶給人們的,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感覺,作品說明不過是一種官方說法,可能是創作者最初的發想。

 

比如說,黃清輝這麼描述他的作品的山居--「山的存在,在傳統的風水之學當中,佔著重要的地位,在後高者為『靠』,在前緩者為『案』…以傳統學術之思想為出發,融合現代雕塑技法與型式,用花崗石為材質,以簡潔的線條及手法,表現東方的意象,在虛實的佈局中傳遞一種感性而不可言狀的意象。」;甘朝陽則以稻草人象徵前人頂天立地精神,和本土米食文化內涵,許久以前台北市有稻田有稻草人,而今已被遺忘,因而藉此作品表達一份對往日的情懷……這算是比較具體的創作理念,另外也有像黃銘哲有如散文又有如新詩般的說明:「…記憶是單純的線條,理想是華麗的抽象,它們卻是生活在這個城市的紀錄與動力,這動力促使著我們倘佯在自我的超越與尊重……飛行在東區,漂浮飛行過的現實與夢幻,在時間的紀錄下,它將是生命中一份令人感動的記憶。」


黃清輝--山居


黃清輝--山居


甘朝陽--稻草人


甘朝陽--稻草人


黃銘哲--「飛行在東區」
 

其實,隨著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解讀不同,隨著歲月的流逝環境的變遷,隨著觀者的生活體驗不同、當下心情不同,卻是可以有著千萬種不同的感受。於是,同樣一組白色的石雕,心情好時,我會感受到「自在」的輕鬆;心情不好時,感覺到的是被「安慰」的渴望;有一群朋友的時候,「分享」是一種樂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隨性」也是一種幸福……原始的創作理念是什麼,對我來說似乎就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些作品是可以讓我有感覺的!

很幸運的,這個計畫案得到了文建會公共藝術卓越獎等三項大獎的的肯定,不過對我來說,公共藝術的設置,絕不只是在這些空間多了一些美美的藝術品而已,而是透過這個過程,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讓我們得到了許多機會,可以成長,可以交流,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可以打開我們的心門,在敦化藝術通廊裡,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


本文發表於2008/4~5   No.82 公共藝術簡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玩的老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