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需要是什麼偉大的空間,只要是對你有意義的,只要它還在,就算是三五十年後舊地重遊,你還是會有感覺的!

有一天跟幾位朋友吃飯聊天,感慨著現在無論是都市或鄉村,都發展的好快,才幾年不見,就全都變得不一樣了,有天回鄉下老家,竟會走錯路,原來街上的老公寓,突然變成一整排的新大樓
……

*    *    *    *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好像不管什麼東西都一直在變,其實求新求變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有的時候,變化實在太多太快,記憶中的空間,一個個消失,隨著印象的模糊,過去的日子逐漸變成一段虛構的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得了失憶症一般

小時後曾是我的秘密花園的河堤,變成了一道高牆外加橫跨天空的快速道路;大學時代常跟同學們一起去看電影的小戲院,早已消失;就連當年談戀愛時去過的餐廳,大概也沒有幾家還在…就這樣,這些可以讓我們捕捉一點點回憶的空間,正不斷地快速消失,想要「舊地重遊」、「重溫舊夢」越來越困難,而當人們少了回憶的依據,記憶便變成片段的,不那麼真實的,於是在時間的軸線上,人們便無法確切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定而有歸屬感的定位,在情感上,也將會是一種無言的失落…

最近,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許多學校改制改名,許多人的「母校」就不見了;街上的店家能撐過三五年的,就算是老店,就連最該重視金字招牌百年信譽的銀行,也都經常因為合併重整,一張信用卡都還沒到期,已經換了三次名字…當人們習慣了善變,慢慢的就不再相信什麼是長遠的,永恆的,因為下一刻又會有什麼新的改變,誰又知道呢?

現在有許多人在提倡慢活,正是因為覺知到追求速度所付出的代價,必將失去更多,才會希望能在這個沉迷於快還要更快的世界裡找到放慢腳步的理由,從某個角度來說,因為放慢腳步,才有機會讓思緒經過沉澱,才能細細品味生活,才能留下回憶。

在台北市,即便有許多的歷史性建築物因為再利用而保存了下來,但是如果你不曾跟那些空間發生關係,在那些空間裡的記憶,就不見得是你的。我所謂的記憶的空間,其實並不一定是指古蹟或老建築的保存,而是指在我們生活中,曾經真實生活、真實走過,曾經在那留下歡笑、淚水、感動的那些空間。

如果一個都市的發展是無可避免的,追求生活的進步而求新求變是無可避免的,那麼,至少讓我們珍惜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並留下記憶,如此,三十年後五十年後,腦筋才不會一片空白,還能擁有一些些屬於自己的回憶



本文發表於2007/12 當代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愛玩的老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